四藤煎加味外洗治愈阴囊湿疹案
- 笔记记录
- 4天前
- 7热度
- 0评论
刘某,男,57岁,2023年6月3日初诊。患者诉患阴囊湿疹半年余,经中西医治疗后皮肤干燥肥厚,皱纹变深,呈核桃皮状,常有薄薄的痂皮和鳞屑,皮肤色素加深。夜间瘙痒剧烈。舌红,少苔,脉细数。
辨证:阴阳失调,气血失和。
治则:调和阴阳气血,滋血润燥。
方用四藤煎(天仙藤50g,鸡血藤20g,钩藤20g,首乌藤20g)组方外洗,处方:天仙藤50g,鸡血藤20g,钩藤20g,夜交藤20g,蛇床子30g,北沙参20g,麦冬20g,马勃20g,山豆根10g,金银花20g,赤芍20g,白鲜皮10g。5剂,每剂洗3次,每日1~2次。
再诊时,述洗至3剂后,瘙痒减轻,皮肤转润,精神,饮食俱佳。再拟处方:天仙藤50g,鸡血藤20g,钩藤20g,夜交藤20g,当归20g,生地黄15g,防风10g,苦参30g,秦皮30g,牡蛎30g,地肤子20g,蝉蜕10g,杭菊15g,马勃15g。5剂。连翘败毒片3盒,每日2次,每次4片口服。
1个月后来复诊,局部已接近正常皮肤,惟觉阴囊稍有干燥不适感。处方:天仙藤50g,鸡血藤20g,钩藤20g,夜交藤20g,木馒头20g,苦参30g,秦皮20g,地肤子15g,蛇床子15g,生地黄20g,玉竹15g,玄参20g。5剂,用法同上。治疗近2个月痊愈。
按 四藤煎,为中医皮肤科泰斗赵炳南调和阴阳气血的基本配伍方剂。藤主通,能循脉络,无微不至。阴阳所以不和皆不通之故也,不通则气血不和,常致气滞血瘀。藤类药缠绕蔓延,纵横交错,无所不至,可通行十二经脉,行气活血。其中天仙藤性苦温,归肝、脾、肾经,用之可祛风活血利水,使气无不行,血无不活,周身上下得以条达;钩藤性甘,微寒,归肝、心包经,轻能透发,清能泄热,故可清热平肝,下气宽中。此两味药主阳,调气,皆可祛风。首乌藤,性甘、平,归心、肝经,有养血益肝安神之功;鸡血藤,苦,微甘、温,归肝经,有养血活血调经之功。此两味药主阴,皆有养血之功。故四药合用,使气行血活,以达调和阴阳之功。在用四藤的全程治疗中佐入清热解毒药(马勃、山豆根、金银花、赤芍、白鲜皮)、滋阴凉血药(玄参、生地、北沙参、麦冬)、镇潜熄风药(钩藤、夜交藤、牡蛎、蝉蜕)等味,并配合清热败毒药口服,使半载难愈之疾,终获治愈。(江流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)